联系我们Contact us
全国咨询热线15039059355

米乐m6在线登录网址

公司地址:河南省荥阳市310国道与金华路西北角

联系电话:0371-61118573

公司邮箱:841221850@qq.com

网站:http://www.36fz.com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新闻

改革开放30年山东农民生活由温饱跨入小康

作者:米乐m6在线登录网址 发布时间:2024-03-31 00:39:35 点击:70231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农产品供给从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由贫困到温饱,进而向小康富裕平稳过渡的良性发展轨道。山东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93.7元,提高到2007年的3621.6元,年均增长13.4%。

  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变化看,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变化,山东农民消费水平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1978--1983年,农村改革的突破阶段,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快速提高。这一时期,农村率先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了生产力,农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农民生活显著改善。这一时期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达到23.1%,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同步快速提高。

  2、1984--1992年,农村改革迈向市场化阶段,农民生活消费稳步增长。这一时期,计划手段的作用范围与力度不断缩减,市场手段的作用范围与力度慢慢地加强,经济体制进入一个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型”过渡时期,非商品化、非市场化的消费还占相当大的比重,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稳步增长。1984年至1992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0.6%。

  3、1993--1996年,农村改革进入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农民生活消费快速地增长。进入90年代中后期,农村改革进入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大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快速地增长,1993年至1996年,农民收入年均上涨的速度高达27.0%,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高达26.0%。

  4、1997--2003年,农村进入综合改革时期,农民生活消费缓慢增长。这一时期,农副产品价格低迷,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3.7%。

  5、2004--200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农民生活消费开始恢复性增长。这一时期中央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农民负担在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大幅度下降,加之农副产品价格走出了低迷状态,农民收入和消费恢复性增长。2004年至2007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4.2%。农民消费的增长比收入高出2个百分点。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志。通常来说,该系数越高,表示我们正常的生活的贫困程度越高;反之,则表示我们正常的生活的富裕程度越高。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实现了三次重大跨越。1981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59%以下,实现生活品质的第一次跨越--由贫困到温饱;1981-1998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在50%-59%之间,农民由基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到温饱,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处在温饱阶段。1999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50%以下,实现了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第二次跨越--由温饱到小康;1999-2004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在40%-50%之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整体处在小康阶段。2004年以后,农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40%以下,实现了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第三次跨越--由小康到富裕。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家庭收入的增长,同生活消费水平提升与食品支出之间的定量关系和相关关系是正常和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见证了农村居民生活由温饱向富裕迈进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逐步的提升,消费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逐步由温饱型向享乐型和发展型转变,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80年代:农民消费的八项支出构成比重序列从大到小排列为:食品、居住、衣着、家庭设备、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在这时期,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最大的是食品支出,其次为居住支出。从下图能够准确的看出,上述二者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的70%以上,说明刚刚摆脱贫困的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改善“吃”与“住”。这一时期,农民消费的主要特征是生存资料数量上的扩张,而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支出所占比重较小(三者合计在10%以下)。山东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生存型消费”特征。

  90年代:农民消费的八项支出构成比重序列从大到小排列为:食品、居住、文教娱乐、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这一时期,影响居民消费最大的依然是食品支出与居住支出,但所占比重会降低。文教娱乐支出增长较快,超过衣着和家庭设备支出上升到第三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7%,比上一时期提高了4.4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农民食品消费结构升级较快,粮食、蔬菜类等一般食品的消费量下降,营养类的肉禽蛋、水产品的消费则成倍上升,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食品集约型消费”特点。

  进入新世纪:农民消费的八项支出构成比重序列从大到小排列为:食品、居住、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医疗保健、衣着、家庭设备等。这一时期,食品支出所占比重迅速下降,比上一阶段下降13.1个百分点。居住支出所占比重有所上升,提高2.2个百分点,反映农村再度兴起新一轮建房热潮。这一时期,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迅速增加,所占比重超过了衣着、家庭设备支出等,上升到第四位和第五位。而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三项支出所占比重达28.7%,比上一时期提高了12.4个百分点。说明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在农民消费中占有一席之地,标志着农民消费正向“享乐发展型”迈进。

  1、食品消费结构优化,生存质量显著提升。随着收入的一直增长,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饮食结构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由吃饱向吃好转变。一是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副食消费迅速增加。人均主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75.4%,下降到2007年的25.4%,降低了50个百分点。同期,人均副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份额,则由1978年的23.1%上升到2007年的43.7%,提高了20.6个百分点;二是肉禽、油、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增加,营养状况显著改善。2007年,农民人均消费食用油7.1公斤,比1978年增长3.2倍;猪牛羊肉7.6公斤,增长1.4倍;家禽2.8公斤,增长11.7倍;蛋类10.2公斤,增长10.3倍;鲜奶7.4公斤,增长73倍;水产品4.7公斤,增长4.9倍;三是在外饮食支出慢慢的变多,占食品支出比重提高。人均在外饮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份额,由1978年的1.7%,上升到2007年的13.9%,提高了12.2个百分点。

  2、衣着消费趋向时尚,穿着更加舒适高档。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居民温饱问题的解决,衣着消费观念逐步更新,其突出的变化是,对原布的购买量逐步下降,对成衣的购买量逐步增加,并越来越讲究穿着的质量、款式、花样,且趋于高档化。2007年,人均衣着消费224.2元,比1983年增长5.5倍,年均增长8.1%。其中,人均购买服装支出144.5元,比1983年增长24.6倍,年均增长14.5%;购买面料支出11.5元,下降31.3%,年均降低1.1%。2007年,成衣消费占服装消费的比重为92.7%,比1983年提高64.3个百分点。过去一统天下的布鞋、胶鞋和凉鞋,已被各种皮鞋、旅游鞋、时装鞋所替代,农村居民人均鞋、帽、袜类支出55.4元,比1983年增长21.2倍,年均增长13.7%。

  3、住房日趋宽敞舒适,居住环境持续改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加大了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建设力度,排排砖瓦房、幢幢新楼群拔地而起,成为新农村建设最鲜明的写照。一是居住宽敞明亮。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年末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9.8平米,增加到2007年的31.7平米,增长2.2倍。2007年,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达到30.3平米,占住房面积的95.5%,比1981年的40.2%提高了55.3个百分点;二是居住条件改善。2007年,全省99.9%的农户住房拥有卫生设备,75.2%的农户住房拥有取暖设备,31.2%的农户使用炊事清洁燃料,95.1%农户饮用安全卫生水,51.0%的农户住宅外有水泥或柏油路面。

  4、高档用品从无到有,普及程度迅速提高。农村居民对耐用品的消费从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老四件”,到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影碟机“新六件”,再到抽油烟机、热水器、空调、照相机、录象机、家用计算机等新型耐用消费品,消费档次大幅度的提升。到2007年底,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电冰箱39台、彩色电视机104台、影碟机61台、洗衣机57台、热水器23台。一些农户还购买了抽油烟机、微波炉、录像机、照相机、空调等高档用品。

  5、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交通、通讯、文教、医疗成消费亮点。随着“科教兴鲁”战略的大力实施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方面推进,山东农村文教、卫生、通讯等社会事业快速地发展,成为近年来农民生活消费新亮点。2007年,山东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支出达1078.1元,比1980年增长117.5倍,年均增长19.3%。其中,交通通讯支出422.4元,年均增长20.0%;文教娱乐支出424.9元,年均增长19.1%;医疗保健支出230.8元,年均增长18.8%。2007年,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电瓶车35辆、摩托车72辆、固定电线部,生活用汽车已进入部分农民家庭。

  1978年后,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各种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农村居民生存环境极大改善。2007年,已全部实现村村通电、通电线万户,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全部免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部有农村人口的134个县(市、区),农民参合率达90.3%。

  (一)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消费能力不够。国家已经连续四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和增加政府补贴,国家实施的惠农政策已经发挥了非消极作用,继续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缩小。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政策性增收基本被农资涨价抵消,农民消费能力受到很大制约。另外,农民自我增收能力减弱。一方面,近两年农民外出务工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农村产业化、市场化程度偏低,产品附加值低,农民从中获利较少。农民增收面临诸多困难,抑制了农民消费的持续增长。

  (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消费环境亟待改善。农村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虽有明显改善,但基本生活设施大大落后于城市。目前,部分农村地区供电不正常,电压不稳,电视发射信号差,制约了居民购买电器的欲望;部分农民家庭没有通自来水,限制了洗衣机使用。农村流通体制不健全,农村市场规模小、服务的品质差,有的地方市场秩序混乱,一些城里无法立足的商品通过种种渠道进入农村,给农村消费带来不利影响。

  (三)教育、医疗收费居高不下,农民即期消费不稳。近年来,教育和医疗保险业进行了许多改革,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免和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但教育和医疗费用偏高的问题任旧存在。一方面,表现在农村子女高中以上阶段,尤其是大学阶段费用的大幅度增加,成为农村中低收入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其保障水平较低,在享受医疗保障过程中,农村居民医疗支出仍呈增长态势。

  (四)不文明生活习俗抬头,消费理念不科学。受消费习俗和文化素质的制约,农村畸形消费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婚丧嫁娶过度消费、举债消费。目前,农村红白喜事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人情消费、烟酒消费开支加大。农村送礼名目繁多,生儿育女、过生日、建房、升学、参军等都要送礼;三是不文明生活习俗有所抬头。少数村民生活富裕了,却缺乏健康的信仰和追求,封建迷信活动开始蔓延,给社会风气、精神文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一)增加农民收入,全方面提高农民购买力。提升农民购买力,开拓农村市场,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从政策上加大对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把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施惠于农民;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广播种名优品种,积极开拓市场,尽可能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创造条件。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水、电、路以及通讯设施的投入力度,鼓励农民集资、参股等,多方筹集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居民将潜在的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在农村的投资重点应转向改水、改厕和环境治理,在农村提倡使用清洁能源,鼓励农民美化村庄环境,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拉动农民消费升级。

  (三)积极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农民合理消费。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消费理念,杜绝农村日益漫延的盲目性消费、愚昧性消费、腐朽性消费。把文化生活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一个新视点,制定一系列引导、鼓励农民从事教育、文化、卫生保健、旅游、信息、通讯的具体消费政策,加大农民文化服务产业发展机制的改革力度,促使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

  (四)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增强消费安全感。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国家及地方政府每年新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应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提升农民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支出预期,增强农民的经济安全感,解除农民花钱的后顾之忧,使农民获得最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